河北省林业局沧州市是河北省乃至全国著名的红枣生产基地。近年来,全市上下切实把提质增效作为推动红枣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,以改革促发展,以科技增效益,红枣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的良好势头。
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:一是红枣基地建设水平显著提高。到2006年底,全市红枣面积达196.1万亩,其中冬枣25.7万亩,比“九五”末分别增长51万亩和21.2万亩;红枣总产9.1亿斤,其中冬枣1.1亿斤,分别比“九五”末增长5.4亿斤和1亿斤。红枣无公害基地认定100万亩,实施红枣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40万亩。
基地建设良种率达到95%以上。二是优质枣果的产量显著提高。沧州作为驰名中外的金丝小枣和冬枣之乡,红枣面积约占全市果树总面积的70%,总产达到9.1亿斤,居全省及全国第一位;全市红枣优质果率比“九五”末提高了10%以上,达到75%;2006年直接出口(不包括转口贸易)227批次、400吨,出口创汇388万美元。
三是农民以枣增收水平显著提高。在红枣集中产区,“万亩枣树富一乡,千亩枣树富一庄,户种百株枣树奔小康”已成为现实,人均枣树收入超3000元的户、户均收入超万元的村俯拾皆是。
特别是2005年以来,该市大力实施以枣增收示范村建设,农民以枣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快,共建立省、市、县三级示范村65个,其中省级7个、市级18个、县级40个。通过切实加大科技支撑力度,省级示范村年人均枣果收入8000多元,市级示范村人均收入达6000多元,县级示范村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。
四是红枣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。全市共建立一定规模和牵动能力的红枣龙头加工企业25家,小型加工企业1000多家,年加工能力1.9亿斤,约占红枣总产量的20%,加工增值近亿元。省级红枣龙头企业15家,建立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1家,年产值1000—5000万元龙头企业4家,年产值500—1000万元龙头企业14家。
加工产品主要有枣多糖、膳食纤维素、枣汁、枣酒、蜜枣、冬脆枣等十大类40个品种,产品销售遍布广东、上海、福建、香港、澳门、台湾等20多个省、市以及泰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等国家和地区,拥有沛然牌枣汁、枣香村牌小枣、千童牌枣酒、惠宜牌小枣、十月红牌冬枣等知名品牌10多个。其中,枣香村牌小枣、惠宜牌小枣及沛然枣汁自2000年以来相继打入全世界最大零售食品连锁超市——沃尔玛超市。全市红枣总产值达到18.5亿元,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9%。
红枣业已经成为该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。
本文来源:米乐YY易游-www.iranchinagate.com